|
俄羅斯就歐盟及其成員國之碳邊境調整機制提出WTO爭端解決之諮商請求
|
|
根據WTO 2025年5月19日之通知文件,俄羅斯於2025年5月12日就歐盟及其成員國實施之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及碳排放交易體系(ETS)中涉及出口補貼之措施,提出爭端解決之諮商請求。 一、案件背景 歐盟自2003年起實施ETS制度,以總量管制方式限制碳排放,但為防止該制度可能存在「碳洩漏」(carbon leakage)之風險,即歐盟產業將生產活動轉移至排放標準較寬鬆國家,或以第三國生產之高碳產品取代歐盟產品,歐盟自2023年起推行CBAM,同時針對高碳洩漏風險之產業提供ETS額外免費排放配額,以維持歐盟產業之國際競爭力。 二、爭議措施 (一)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: CBAM係針對進口產品之碳邊境關稅制度,主要目的為防範碳洩漏、維護歐盟產業競爭力並強化ETS制度。其相關規則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: 1.取得進口納管產品之授權。 2.排放量之監測、收集、計算及申報。 3.排放量之驗證及驗證機構之認證。 4.CBAM憑證之購買及繳交。 5.另有規定豁免條款,針對與歐盟締結協議之第三國或領域給予優惠待遇。 (二)碳排放交易體系(ETS) 中涉及出口補貼之措施: ETS制度係針對歐盟境內的高碳排產業及發電設施設定碳排放上限,並以拍賣或免費分配方式核配碳排放配額。然而,為避免碳洩漏及維持產業競爭力,歐盟對具高碳洩漏風險之產業提供額外免費配額,其中歐盟對高碳洩漏產業之認定公式為(出口總值+進口總值)/(年營業額+總進口)*排放強度/毛附加價值,該值須大於0.2。 三、俄羅斯之主張 俄羅斯主張,採行該兩項措施構成具高度貿易限制性與歧視性,並質疑其是否符合相關協定,即以氣候變遷政策之名義,行貿易保護之虞。 (一)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: CBAM要求進口產品支付額外之碳稅,形同課徵關稅,且給予部分國家優惠,違反《關稅及貿易總協定》(GATT 1994)第1條(最惠國待遇)、第2條(不得低於相關減讓表之待遇)以及第3條(國民待遇)等相關規定。 (二)碳排放交易體系(ETS) 中涉及出口補貼之措施: 歐盟之ETS依出口實績為條件提供之免費排放配額,實質上構成禁止性補貼,違反《補貼及平衡措施協定》第1.1條以及第3.1條等相關規定。雖該免費配額係過渡性措施,預定於2030年前逐步取消,但俄羅斯仍認定其為扭曲貿易之補貼行為。
資料來源:WT/DS639/1,G/L/1573,G/SCM/D142/1,G/LIC/D/55,網址如下:https://web.wtocenter.org.tw/Page/14954/412755 |
|